走出教室,踏入自然的课堂。近日,北外同文学子以一场名为 “自然博物馆寻宝记” 为主题的生物研学活动,在与化石、标本、模型的近距离接触中,开启了一段难忘的自然科学探索之旅,收获了知识、乐趣与成长。
踏入博物馆,面对浩瀚的自然历史和生命奇迹,同学们的好奇心被充分激发。馆内的馆藏与展示技术让同学们印象深刻:从珍贵的化石标本,到逼真的生态环境模型;从前沿的 VR 体验,再到展示海洋生态系统的水族馆…… 每一处都充满了吸引力,让同学们仿佛穿梭在生命演化的时光长廊中。
在参观过程中,同学们直观地了解到生物多样性的丰富与脆弱,看到了物种灭绝、栖息地破坏等生态威胁的现实。通过接触濒危物种标本、了解生态系统面临的挑战,大家深刻认识到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重要性,更加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要性,保护自然、守护地球的责任感在心中悄然扎根。
博物馆丰富的馆藏和先进的展示技术,让同学们领略了生命演化的壮丽史诗、地质变迁的宏伟历程。从远古生物的出现到现代物种的繁荣,从陆地生态系统到海洋生态系统,大家的知识边界被不断拓宽,真切感受到了自然生物科学的神奇与魅力。
探索的意义,不仅在于知识的积累,更在于心灵的触动。两位同学用文字记录下此次自然博物馆之行的感悟,字里行间满是对自然的敬畏与对探索的热忱:
“我们通过观察史前生物的生理结构和行为特征,深刻体会到了史前生物和现在生物的差异。从各种不同生物的进化史中,我们感受到了生命的多样性,也增长了对生物进化历史的认知和思考。亿万年的演化史诗在眼前铺展,生命之树在时间长河中分杈、繁盛或消逝。这趟旅程不仅拓展了视野,更让我对生命的韧性与存续之道,多了一份深沉的谦卑与敬畏。”
“这次参观不仅拓宽了我们的视野,也激发了我们对自然科学的浓厚兴趣。博物馆内展馆丰富多样,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水族馆和古爬行动物馆。在水族馆中,我们看到了各种各样的海洋生物,它们色彩斑斓、形态各异,展示了海洋生态系统的神奇与复杂。而在古爬行动物馆里,我们仿佛穿越到了亿万年前的地球,恐龙的化石、巨大的骨架让我们感受到史前生命的震撼与神秘。通过标本、图示和多媒体介绍,了解了哺乳动物从远古到现代的演化过程,体会到了自然选择和环境变化对生命进化的深远影响。最后,我们走进‘植物与人类’展馆,认识到植物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,以及人类与自然应和谐共生的重要性。这次参观让我们意识到保护自然的重要意义。”
这些真挚的感悟,正是此次活动最珍贵的收获 —— 让知识走进心灵,让探索成为习惯,让对自然的热爱与责任在心中生根发芽。
此次研学活动中,不仅是知识的比拼,更是创意与能力的展现。活动设置了多个特色奖项,为同学们的精彩表现喝彩:
最佳摄影奖:
镜头是探索的另一只眼睛。获奖团队用细腻的观察捕捉到博物馆从史前化石的纹理细节,到生态模型中光影交织的生动场景,每一张照片都承载着对自然的好奇,定格了探索中的惊喜与感动。


最佳海报创意奖:
将知识转化为艺术,让理解看得见。获奖团队精心设计的海报不仅是知识的梳理,更融入了独特的设计巧思,让科学之美在色彩与线条中绽放。

最佳答题奖:
每一个问题都是探索的钥匙。获奖团队凭借扎实的知识储备和敏锐的观察能力,在答题任务中脱颖而出。他们用严谨的思考展现了对科学知识的深度理解与灵活运用。

这些奖项背后,是同学们在探索中迸发的热情、创意与智慧,也让这场自然博物馆之旅更加丰富多彩。
本次自然博物馆研学活动,是一次生动的生物课堂延伸,更是一次深刻的生命教育和科学启蒙。同学们在触摸生命脉动、感受演化力量的过程中,不仅收获了知识,更树立了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和环保责任。